海豚不知道彩虹的存在吧

文 | 陳瑩

今天下午台北下了一陣超級午後雷陣雨。雨後的傍晚開車回家的時候,看到碧潭的方向上方掛著一條很美麗的彩虹。突然想到,鯨魚和海豚應該永遠都不會知道彩虹的存在吧。

身為哺乳動物的我們,視網膜上有著視桿 (rod) 和視錐 (cone) 兩種感光細胞,其中視桿細胞主要功能為感知光線強弱,而視椎細胞主司感知色彩。許多夜行性的哺乳動物的視網膜上沒有視錐細胞,因此可以推測,這些晝伏夜出的動物們,是看不到色彩的。畢竟,在只有月光和星光的黑夜裡,看清楚眼前物體的形狀,要比辨識出物件的顏色重要太多了。但嚴格說來並不算是夜行性動物的鯨豚,在90年代蓬勃發展的鯨豚研究浪潮中,被證實也是哺乳動物中的色盲一族。

在還沒有鯨豚基因體資料、更別說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的時代,美國海洋生物學家 D. H. Levenson 和 A. Dizon 透過傳統 PCR 技術,增幅並定序了 16 種包含鬚鯨和齒鯨的鯨豚基因體中的短波視蛋白基因 (short-wavelength-sensitive cone-opsin gene, SWS) 序列。結果發現,所有物種的 SWS 基因序列裡,都至少有一個甚至多個突變的點位,顯示 SWS 基因在鯨豚這個類群裡,應該無法表現其原本感知色彩的功能。近年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研究員 Michael McGowen 等人,利用標的定序技術 (targeted sequencing),同時定序 54 個鯨豚物種中多個與視覺有關的基因序列,更進一步揭露在鬚鯨及深潛型齒鯨 (即抹香鯨及各種喙鯨) 的體內,有多個與視錐細胞基因表現有關的基因,都有形成偽基因 (pesudogene) 的現象, 也就是已經失去功能。由於這些基因形成偽基因的現象在鬚鯨和齒鯨中的模式很相似,因此作者們推論,鯨豚的祖先可能在鬚鯨和齒鯨分家之前,就已經失去了感知色彩的能力了。

所以鯨魚和海豚看不到海面上的彩虹,也無法欣賞海面下珊瑚礁繽紛的色彩。感覺有些惆悵。但是話又說回來,我們人類能夠感知的光譜或聲波波段,其實也是相當有限。如果不是科學 (特別是物理學?) 上的突破,人類應該也很難理解,透過紫外光、超聲波、化學分子感知世界,是怎麼回事吧。

© Copyright Walter Baxter and licensed for reuse under this Creative Commons Licence.

發表留言